“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化境厦门

阅读:2748发布于:2013-08-19 12:46 作者:吴超慧

绝唱!绝笔!朱乃正先生千古!

【绝唱·绝笔·绝代风华】正当“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展出之际,朱乃正先生于7月25日零时3分因病辞世,享年77岁。此展成为朱先生的千古绝唱,他亲笔为厦门题写的“悟象化境,境由心造”摩崖石刻也成为不朽绝笔。求索一生,心怀朗月,先生的绝代风华让我们永久铭记。


引黄河水,浇高原松

——“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化境厦门


7月15日上午,受台风“苏力”影响,厦门气候阴晴不定。或许是天意安排,在“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开幕式进行时,竟赶上潇潇雨歇,且一缕祥光从云层里通透出来。于是在雨后青葱的万石园林植物园里,我们亲眼见证这神圣的时刻:

一位来自青海高原的藏族女孩扎西卓玛手捧黄河源头的水,一位来自山东东营的参展艺术家老友兼代表、著名作家杨志鹏手捧黄河出海口的水,双双深情地浇注一棵他们共同种下的高原松。随后,杨志鹏与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的代表共同揭开了一处醒目岩石的“红盖头”:“ 悟象化境,境由心造”——8个充满金石韵味的大字顿时映入众人眼帘。片刻静默,赞叹声、掌声顿时响起。至此,开幕式达到了高潮。

此碑文是朱乃正先生一生从艺心得,由中华儿女美术馆恳请朱先生题写。当时他身在加拿大,远隔重洋,闻悉后欣然提笔并通过邮件发给我们。随即,中华儿女美术馆请示厦门市市政园林局,获批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将此字落户厦门市万石园林植物园。馆方拿到批文,立即组织人员,日夜赶工,终于在开幕式之前完成了石刻,为厦门留下了一处永久的人文景观。遗憾的是,朱乃正先生因身体抱恙,未能亲临开幕式现场。

安排这两个情节,一是呼应朱乃正先生所言“是青海的山水给了我艺术生命”;二是不仅仅将朱先生的个展局限于馆方展事,而是将其视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在艺坛所谓“大师”满天飞,玄奥、浅薄、空泛之风大盛的当今,朱乃正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当代艺术巨匠。他跨界艺坛,集油画、书法、水墨画成就于一体,无一不出神,无一不入化。其油画代表作《青海长云》、《金色的季节》、《国魂——屈原颂》等已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不朽经典。他曾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美术师高评委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此次展览共展出朱乃正先生的油画、水墨、素描及书法作品共128件,创作时期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至今,跨越了作者约60年的艺术生涯,主题锁定在人们不熟知的艺术创作部分,恰恰也是朱乃正先生在探讨艺术本身最深入的部分——“黑白东西”。

何为黑白东西?关于黑白:墨分五色,尤以黑白意蕴深远。此次展品有水墨、书法、油画,前两者为黑白属常道,但油画也仅以黑白为主基调,不可不谓朱乃正先生之孤诣。依记者之见乃云到深处,人到高处时对世间万物本质的凝炼。何为东西?朱乃正先生戏称自己的作品"只是小东西”而已,其实,非也!朱乃正先生毕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他的作品实为两种文化联姻的奇葩!

朱乃正先生出生于江南,学成于京华,又经过青海二十多年的砥砺磨炼,钟灵毓秀与豪放朴厚,造就出独一无二的朱乃正。纵观他的作品,可以说无一不出神,无一不入化,在许多人看来,他就是一位行走在云间的智者、善者、悟者。

追根溯源,有一点不能不提,1959年被打成“右派”下放青海,朱乃正先生在青藏高原生活了21年。这段时期的独特经历,造就了他不断追求人格与艺术的完美,也铺就了他艺术创作的底色。回京后,传统文化的传承,西学的冲击,由生活体验而得的人生哲理,这三者融汇起来,使得朱乃正先生的艺术探索有了“思,悟,行”的明晰指向。思、悟、行这三个心理和生理的行为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步骤:由思而悟,由悟而付诸行动。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其他活动,思永远是第一性的,悟是思的升华,行是悟的升华。所以本次展览以此定名,希望通过展出的东西和观众探讨东西方审美的差异,同时兼论朱乃先生游弋于两者间的艺术心得。”

开幕式当天,由众多艺术界学者与画家参与的“行家论道——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华儿女美术馆二楼会议厅举行,大家就画论画展开了热烈讨论,包括讲述自身与朱先生的交集以及对朱先生的耳闻,一致盛誉朱先生的人格与画品。

“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由中央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此前已在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展出,厦门是这个展览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在厦门的展出由丽池集团/厦门丽晶东方会鼎力协办。

此次展览展至7月31日,市民免费参观,逢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