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思考随笔》

阅读:2379发布于:2009-07-17 00:00 作者:中国油画学会

大家都是专业中的专业人员,技法和观念上已经很成熟,有些方面我还要向诸位学习,今天应邀来,也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些问题,向大家讲讲我的想法。
一、油画发展的状况:

一些评论家说架上绘画已经走向衰落,但在欧洲产生了架上艺术的消亡论,甚至谈论绘画已经是落后的事,这种提法是源于西方油画的某种趋向,写实绘画走向极至,抽象绘画也已大功告成,而现代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发展起来,基本已旁离了绘画。

艺术是生活的奢侈品;是精神生活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的领域会越来越宽泛、艺术的分科越来越仔细,每个专业越来越精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覆盖了整个生活。文学派生出语言艺术、交际艺术、公关艺术……美术派生出摄影艺术、服装艺术、装潢艺术、环境艺术……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发展,这是必然。

现在,绘画只作为美学的一种。人的喜好和追求一定会分流。但分流不等于衰落。我们可以问我们自己:究竟还喜欢不喜欢绘画?觉得还有没有可画的?还愿不愿以它为职业?如果我们自己的答案是肯定的,就不要去犹疑。

艺术不同于科技,新艺术产生并不等于原有艺术必然消亡,如摄影,但他会迫使原有艺术进行自身变革,如电视对电影。就油画艺术而言,我们认为在中国还是朝阳艺术,一.是发展年代短;二.是人民需要;三.在油画中还有许多可以钻研的空间,东西方互相吸收,所以说:西方不亮东方亮。有需要、有发展,就有存在的必要。我们的探索还刚刚开始,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不可能是挂在西方列车后面的一节车厢。

艺术在中国还需要发展,正像经济在中国需要发展是一样的,同时,我相信群体和宣传的力量,我们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样板戏可以做到家喻户晓,并使很多人喜欢它(这是一个反面的实例),我们还可以想一想,体育界的六七十年代乒乓球热、八九十年代排球热和如今足球热的不同时期;以及音乐界的交响音乐,从无人问津到今天被承认是高尚音乐的过程。说明一个道理-通过集体的努力,形成气候,引起关注,就会有所作为。这正是我们中国油画学会为什么没有一分钱,对于个人来讲要失去很多时间,我们要办下去的理由,只有不断展示我们群体的力量,才能推动油画事业的发展,只有整个的事业有所发展,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中谋求到个人的发展。事实证明,中国油画在发展之中,而且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已经并正在成为中国绘画、乃至艺术领域中的强项。(二十世纪中国画展随后)

由于生活的节奏加快、视野增宽、各艺术门类的相互影响、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人性中追新求变的因素影响,人的审美趋向一定是在变化的。但它的变化是螺旋性上升的,古典的细腻的、现代的简洁的,各有欣赏的群体,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主流和支流,当主流充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回潮的可能,但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回复,是一种探索中的回复。所以某种艺术形式、某种风格处于低潮,要努力探索,不要绝对化,人云亦云、放弃自己的优势,跟着别人跑,不要忘记独立思考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尤为重要,当然也不要故步自封,要清醒地分析自己。
二 对于成功关键的理解:

我觉得艺术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天才型;一类是理智型。天才的画家对色彩、结构、线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握能力,能寥寥几笔色彩很舒服、线条很漂亮,有一种乐章似的感觉,即便画面并没有什么技巧,却能打动人。实际上这是画画的本原,也是画家的本原。这种境界一般人难于达到。理智型的画家是靠理性学习、靠分析画面、靠分析自我、靠分析社会等诸多的因素来长进自己的,使之渐渐成功。我曾为靳尚谊先生写过文章,名为《发现自我、确立自我》其间我谈到了这个观点,靳尚谊先生就是很了解自己的所长,善于分析大师的特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绘画成功的因素很多,天才、理智、机遇,不是每一个画得好得人都得到相应的承认,反之,不是每一个得到承认的画家都无以伦比,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日益风格多样的今天,要清醒地看待自己、清醒地看待别人,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更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
三、个人爱好与社会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由于喜欢画画才走上这条道路的,先是学技法,然后在画面上做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画家绘画是一种个体行为,他的喜好、风格、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无可指摘的,但到了我这种年龄就越发感到,作为喜好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作为职业、作为社会上生存的人来说,我们的创作对社会一定要有积极意义。

责任感我认为是做人上最重要的一种品质,交朋友我们愿和能帮助你的人相交;选择对象我们愿找对家庭上心的人;要跟从领导或选择下级你愿找有事业心的人,说到底是要选择一种有责任感和愿为别人做奉献的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只要是强大的国家就有崇尚英雄的社会风气和传统。英雄是什么?就是具有一种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我们是社会中人,我们的作为对社会具有责任,这是常识。但改革开放后,对文化大革命禁锢的一种反叛,人们似乎觉得对理想的否定、自由的表现更时尚、更进步、更具个人色彩,绘画中很长一段时间多是冷漠、嘲讽、丑陋、血淋淋……无疑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可走得太远了,就会感到我们需要另一种呼唤,理想和崇高的呼唤。也就是我们必须要和振兴中华的民心气势一致起来。爱我中华、崇尚英雄、奋发向上是社会的主流,也应该成为我们创作的主流。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保守的、传统的思想,可以理解,人的世界观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尤其是青年人激进几乎是必然的。在组织〈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过程中,我翻遍了所有的画册,我的感觉是能够成名的并能够流传的,永远是具有时代精神并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赴俄罗斯选画的过程中,看到大量的原作,我体会到俄罗斯绘画的魅力之一就是有一批贴近生活的作品,使人备感亲近。

我们应该怎样去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凡是称其为家的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现在很多的大款愿意做捐助、做慈善,不管他是沽名钓誉也好、诚心所为也好,客观上他回馈了社会、奉献了社会。企业家一类的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认识人生的价值,我们搞精神产品的应该及早认识到这一问题,我们该给予社会什么?

绘画是什么?我们与其把他当作一项谋生的手段,不如把他当作一项事业。精神生活就是要把琐碎的生活提升以意义,如同人们把婚姻提升到爱情,当我们觉得他是爱情的时候我们认为他很神圣,当我们觉得他仅是婚姻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庸。物质的创作在于它的不断简化,创造洗衣机,使脏衣服仍进去就解决问题;可我们去听音乐,就是要在很多的分秒中去琢磨它音符的组合,体味它带来的感受;同样,哲学家要花很多的时间,把人的思维、社会的进步,这些存在的现象分析得有条有理;评论家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把画面构成、色彩处理论述得一清二楚……就是说精神的产品是一个把现实神圣起来的过程,如果我们本身搞精神产品的人都不知道精神产品的奥妙,那就很可卑了,难以达到很高的境界。

毛泽东时代是崇尚理想的时代,过于否认物质,我们很贫穷;而我们如果走向另一极端我们依旧会很贫穷,精神的贫穷比物质的贫穷更可怕。
四、油画的西方化和中国油画的东方化:

油画是西方的艺术品种,我们曾是他们的学生,学习的经历跨越了一百年。百年来,西方是以他们的标准来鉴定我们的艺术,如今我们出师了没有?我们有没有自己的价值?是否要继续生活在老师的卵翼之下?我们有没有必要在西方的指挥下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一体化的趋向日益加重,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使我们有深厚的底蕴,我们和西方文化是有机的互补。西方的文化偏向分析与理智,有时具极端的成分,东方的文化来得含蓄、抽象,历来喜欢中庸,在绘画中既没有极端的写实,也没有极端的抽象,推崇似与不似之间。这是内在的差异。二与三,西方理智极端,非此即被中国,讲究中庸。东西方的历史迥然不同、地理环境各异,都用油画手法,所能表现的也就大有不同。

在“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的策展中我就有这种考虑,在比较中,人们会意识到这一问题-西方文化永远不能替代东方文化。

2000年中国油画学会组织的《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就是要梳理一下我们的面貌,在四百多幅油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油画的整体面貌,应该分析到我们在世界画坛上的位置。我们应该有信心,巴尔扎克的伟大不能掩盖曹雪芹的光芒,如果追随巴尔扎克就不会有曹雪芹。因此我们不要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身后,那样,我们永远是徒子、徒孙,我们应该有志向,就是要使中国的油画受到世界的承认。
“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作品大展”的策划就是希望我们的油画有新的探索,使中国的油画总在生机勃勃之中,送展的四千余幅作品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我们可能挫伤了一些落选者的积极性,但我们毕竟使中国油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的分省进京展,可以更充分地扩大展面,在潜心研究和竞争中会发现更多更好的作品。

而后在这基础上,我们将筹划世界油画邀请展,以中国的标准来评价油画,这是我们向世界的冲击,就像我以上讲的,展示我们群体的力量,而达到有所作为,使中国油画家在世界上叫得响。

今天我讲了很多题外话。属于我个人得看法,不对之处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