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波

现任: 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
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
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返回

素描纵横观

作者|孙景波发布于:2009年08月10日

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构成油画、雕刻、建筑以及其他种类绘画的源泉与本质,并是一切科学之根。”更早,孔子曰:“绘事后素,”“后者”,依据也慧眼哲光,透视千年!     源于对一条线的运用认识拉出了绘画史的开端。西方画家们自文艺复兴始,用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一切视觉中物体的印象,通过素描手段,分析人体比例,研究透视、解剖,创立“素描”学说,其“素描”,侧重再现形态立体空间的客观现象,借“线条”组成“面”,由“面”构成“体”,用明暗显现光影层次变化,用透视法造成三度空间的纵深感。而来五百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法体系,表现出对实现客观视觉现象真实感的不懈求索。     同源于这条线的感悟,从无法到有法,以一法化万法,揭出,“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中国画家则千年一往,操“一画”之法。持之以恒,传统中国画以“线”为造型之根本,参“天地之化育”以万治一”;见用于“骨法用笔”、“以一治万”“披生活之蒙养”,转化为意象的主观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源与造化之间,提倡“形神兼备”,“得心应手”之际,主张“意在笔先”。运情摹景,笔墨融为天人合一的化机,一派气韵生动的境界??这一分解万象的“一画”之法,体现了中国画家在“意、象”转化与创造之间,单刀直入、疏经导络而深通神理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     “素描”一词出现在中国美术字典中译转过来,不过是近百年的历史,随同这个名词翻译到中国来的,还有其一整套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接受这一富有科学成果的体系,百年来,我们把“素描”也当成了我们美术学校的基础教程,因此不仅促成了中国油画和写实雕塑的诞生,同时对中国传统的“国画”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二十世纪,世界不再封闭,交流日渐频繁,东西方艺术在百年间的相互沟通中交相感染转过去,我们也逐渐看到东方绘画从哲学理念到形式语言对西方的渗透。我乐于预言:下一个世纪,会是西方进一步开始认识中国艺术的世纪,认识到东方的“一画”之中所映射的:是一种对艺术神理的悟性光芒,会看到,那线条中,不仅有光、有色、有质量,有空间,更有力度,有情彩,有音律,有意趣……千年以前就有。那是一种对艺术本体的魅力早熟的觉悟这样的认识需要时间!     我们翻译并造出“素描”这个词,随后又把我们传统的“白描”,“线描”也纳入在这个大概念之中,这是一种取向宽大的学术怀抱,我们使“素描”这个词,在探讨造型艺术本源的时候,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更见其本质的确指性和包容量。素描,不仅是初学者一种入门的训练阶段,不仅仅是画家们借以研究物象或为创作准备素材、设计构图的手段。素描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是一门重要的绘画表现形式和门类。     素描的工具材料,不仅是硬笔的,固体色料的,单色的;素描也可以是各种软笔的,流体色料的,并且有一定色彩关系的。其前题是以研究或表现物象形态为目的的,凡以黑白关系、以点、线、面为最基本造型要素的,则无论在纸上、布面上,或者其他任何质的体面上的画和画法,都可以界定为“素描”。     无论画什么,或者怎样地画,素描修养都是画家的根本。我体会,画家之为业,接近匠人的艺作,要能驰骋想象,穷极造化,终须落成在手下的功夫,成就于“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触类生变”,“气韵生动”是一番业精于勤的终生修炼,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画家,都无不是在素描上下过苦功夫的人。     一九九七年春,广西美术出版社的苏先生,有志于引导学者和爱好者对素描的重视,委托我编选这套中外画家素描丛书,在相互切磋中,达成共识,题旨即是前言。                                                  1997景波于北京西郊,(2006年1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