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英

现任: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
返回

扎记几则

作者|张祖英发布于:2009年06月08日

2008年2月19日     提起柬埔寨,我们这一代人都会有印象,这是中印半岛中部的一个佛教国家,我们知道西哈努克亲王,莫尼克公主,朗诺集团发动的政变,越南内战时期南北间神秘的胡志明小道,越南入侵以及红色高棉抗争和随后的残暴统治。那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大象出没,河义沼泽和宽广的洞里萨河,盛产稻米,人民生活贫苦。一提起要到柬埔寨著名的吴哥窟去写生和艺术考察,脑子里便出现以上的记忆,怀着种种神秘的印象和好奇,想去看个究竟。便随着写生队伍去到这块土地。 2008年2月20日     终于成行了,我们从无锡出发,在上海机场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特别是运送画具、颜色花费了很多时间,直到晚上十一时才登机起飞,第二天到金边下机后乘车到西北部的暹粒市,途中同行各位都带有各种关于柬埔寨,特别是关于介绍吴哥的书刊,互相交换阅读,交谈着各自的了解和此行的期望。从传看的书中了解,原来柬埔寨的主要民族高棉人在四百年前便是中印半岛中部一个强盛的国家,当时的高棉人建立了包括现柬埔寨,泰国和越南一部的强盛的高棉王国,而吴哥窟正是兴盛时期形成宏伟的大型建筑群,直到二百年后才被后来兴起的傣族人打败后缩小版图而逐渐衰落。此后好几个世纪吴哥窟一直隐没在丛林深处而得以保存,直到近一、二百年,法国人在丛林中重新发现,才为世人知晓。 2008年2月21日晚     经过几个小时乘车,到了柬埔寨西北暹粒市,刚把行李安顿下,接待方急促通知赶快去巴肯山上的神庙去看落日的美景,十几分钟的车程。前面果然出现一片山崖,夕阳的余晕映照在桔红色石头山上的神庙残址上,灿烂斑驳,桔红色的建筑熠熠生辉,要登临山顶必须攀登几十级近乎20度极为陡峭的石阶,当朝拜来者气喘嘘嘘的爬到神庙时便会产生一种敬畏的崇高感。果然,山顶上极目回望,暮色苍茫层林叠翠,气象万千,美丽无比,旁边只听同样怀着新鲜感的同行们相机咔嚓声不断,谁都不愿错过眼前的一刻。远处依稀可看到明天将要去的大小吴哥的塔顶。近处是巨石叠砌成的庙宇残垣,仍可体会到当年的宏伟规模,但一想起先民们是如何把此等巨石运上山顶,便会吃惊不已,回想前年在尼罗河畔的那些高大神庙的建筑奇迹,以及中国万里长城的宏伟工程,世界各民族自有本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民族之间万不可互相小看,急切的等待着明天去吴哥吧! 2008年2月25日     很快在柬埔寨的写生活动已剩最后两天,回金边路上大家商定去洞里萨河,这是柬国的生命湖。汽车在经过一片河汉区后,就到了洞里萨河的旅游码头,港口停满了各色船只和汽轮,小船横七竖八连绵几里。去洞里萨湖中需再在小河开半个小时,一路上两岸居民散居,屋门都朝向小河、小学、杂货铺、住家比邻而居。每个家庭都能见到有好几个儿女,据船上人说这在柬埔寨是普通现象,每家四五个孩子是常事,多的可有七八个,由于生活困难,孩子很小就被派出去挣钱补贴家用,游船只要一靠岸就会有一大群孩子蜂拥而上叫买水果,海产或工艺品,湖里的居民大都靠捕鱼为生,晒得黝黑,也许是种族原因,虽比较瘦小,细心看有的形象还长得很好,一些带着头巾和宽边帽有着写生大眼睛的年青女子十分美丽和精神,用黑牡丹来形象真不为过,我的相机里留下了不少他们的镜头,偶然前边发现一个河中打鱼的十几岁男孩英俊可爱,手势动作,神情盎然,强健舒展,特有一股味道。我们几个开玩笑,真想领一个孩子回国给以教育寄养成人。我们的汽船开到洞里萨河中间就有一片片浮排,由于天气原因水面泛黄色,一眼望不到头,像我们看到的这种浮排连绵好几里,浮排上有各色商店和饭店,新鲜的湖中鲜鱼味道鲜美,而椰子汁则冰淳沁人和手工艺品很感新鲜,洞里萨河物产丰富,人们靠湖吃湖,商业活动活跃,其流域穿越几个邻国,湖面很大,但从感觉上说和我国的一些大湖,如太湖、洞庭湖等都不太一样。形态不一这是到湖区旅游的必到之处,美丽的洞里萨河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下午从洞里萨湖回到金边,等待着晚上回国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