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波

现任: 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
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
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返回

面向海洋的畅想

作者|孙景波发布于:2009年08月10日

1引言:山东人的自豪感     近20年我有了多次出国考察的机会,到过许多国家,有一种感受随着时间的延伸在不断增强当国际友人不再仅仅称道中国有5000年文明的历史辉煌,而是更赞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自然会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这些年来,我因为创作写生或教学的机会,在国内到过许多省份和地区,也有一种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强我非常乐于声明“我是山东人”。“山东人”三个字所包含的历史与现实以及“山东人”所特有的豪迈、坦诚、信实的地域文化性格,让我感到自豪。     在山东我又乐于说“我是胶东人”。我出生在胶东,5岁时离开家乡。50年过去了,故乡的山,故乡的海却时时浮现在我的记忆中。20年前我第一次重返故乡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家乡的亲友说:“有空回家多住些日子吧!海边的空气可比你们北京城里的好多了。”近10年我真的常常被这种故乡情结引导着多次回到故乡,胶东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时时让我感到一种特别的惊喜,一种格外的快慰。     我的几位烟台“老乡”调到威海市工作,这使我的“故乡情结”也引申到了威海。每次出机场,汽车驶入烟威高速路的时候,司机便会情不自禁地问我:“孙教授,你看我们威海的公路如何?”我回答道:“好,好,真是一流的!我们的车像海鸥在大海上悠然地翱翔。”这时,司机便会有一种不出所料的得意之情。每次朋友们陪我参观威海市的时候,也会问我:“又两年没来了吧,感觉怎么样?”我会回答:“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威海的变化令人赞叹。”乘船东出海港,西望依山列延的威海市,层楼林立,其气象和壮观的前景让我联想到香港,但气候和环境更加宜人。几年前这里被联合国评为“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我想,这一荣誉不仅会让威海人产生格外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而且会让他们在未来的环境改造中,更加重视城市文化品位和艺术形象内涵。于是威海市一件堪称大手笔的环境艺术威海公园,一个沿海岸线3.5公里,含千亩草坪绿地、儿童公园、海边步行道、雕塑、文化广场,,,,,供游人娱乐活动的建筑场所奇迹般地出现了。这是威海人面向海洋的艺术畅想,连威海市民众自己都感到惊讶??这件杰作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工程刚完工的地段已是游人如织,傍晚华灯初上之后,更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一派欢乐的盛世升平景象,令人感动。我对参与这一益民工程的几位决策人说过:“干这件工程,更像是打一场战役,老百姓接受这样的‘战果’,会有一种生逢其时的幸运感。” 2《海韵》、《翱翔》创作的缘起和构思过程     威海公园文化广场的主体雕塑和其底座的方案确定之后,市建委领导和建筑设计师共同感到:在具有多功能用途的基座立面上,还须有适应的浮雕以丰富其观赏内容。这便是我应召火速赶往威海“参与其事”的缘由,时间已是7月中旬。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告诉我:“希望能在8月20日前后,在主体雕塑安装完成时,浮雕也同时竣工。”在接受这一“特别信赖”的指令时,我当场就笑了起来,“这哪里是进行艺术创作,简直就是在参加作战啊!”但这就是山东人天赋火急的办事作派。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是山东人,在火线上讲条件、打退堂鼓,那是没面子的事情。就在那一夜几近天明时,我作了6个方案的草图。第二天早晨赶在市委书记去省城之前,拍板定案《海韵》的设计就此确定。     威海公园文化广场的主体雕塑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孙伟设计的,其形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作风粗犷更兼几分怪异。从电脑制作的效果图看,这一用粗土陶烧制的形块组合体确实有一种磊落、磅礴、雄浑的气势,在海陆之间有种拔地而起、扶摇苍穹的意象。但基座设计因功能需求造型趋向精美。基座内空间设计是一个中小型陈列馆,基座西墙外是一个面对广场的演出舞台。因此,外墙上的浮雕也将是舞台演出的“永久性背景”。在《海韵》方案设计之前,我曾通过电话向基座的建筑设计师杨永祥教授征求意见,杨教授认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作内容过于复杂的浮雕是不可能的,只希望在大效果上能含在基座的整体感之中,以“近看若有,远看若无”为宜。我想,从“整体”大效果出发,这个建议是对的。在主体雕塑的粗犷风格与基座建筑的精美严谨风格之间,寻找有机连接的过渡关系,对我确实是一个颇感艰难的问题。     回到北京,我在工作室里准备深入《海韵》的画稿时,连续数日,对可能完成的效果,以及到底使用什么材料和制作手法,心中感到茫然……《海韵》高近4米,宽约20米,总面积近80平方米。如按浮雕概念进行设计和制作,在一个月限期内完成是不可思议的。但也正是这个限定因素迫使我想到一种用不同肌理的石材,以镶嵌的表现手法,去完成一次我自己先前也不曾有过的构想,这“念头”令我有种绝处逢生的兴奋。不仅确定了《海韵》进一步的制作方案,同时又促使我联想到基座东向海面的墙体,并以更为自由、自主的思路,一厢情愿地设计了《翱翔》。《翱翔》设计上更具图案化的装饰性:一只从不同透视角度看似翱翔在天海之间的巨鸥,其身体如同在两片巨叶中含苞欲放的花蕾。巨鸥翼展18米,是墙体的极致,对主体雕塑具有一种承托和拓展空间的映衬作用。当我把《翱翔》和《海韵》定稿设计及其文字说明用电传发给威海市建委,并很快得到确认的答复后,我再度对原设计作了第三次调整,并立即请人做了1∶1的正式制作稿。 3制作仍然是再创作的持续     实际上,当我带上我的研究生白晓刚在7月下旬再度到威海时,我们二人对设计的可行性及最终效果仍然存在许多未知数。因为制作成功与否,涉及到我们需要的石料是否理想,涉及到和我们一道工作的许多工匠,能否在短时间内领会我们的艺术要求,并在工作中与我们配合默契。从一定意义上说,《海韵》和《翱翔》在下一步的制作过程中,已不再是我个人的作品,它们将是由许多当地石工,在我和白晓刚的导演下集体发挥、创作的作品。这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壁画作品,而是一项建筑工程。开始我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却有一种面对未来观众批评的压力感??因为时间太过急迫,这种办法多少有些冒险。值得庆幸的是:市园林处负责这一工程的领导和参加这项工程制作的石雕工人,都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配合默契的协作精神。在共同磋商这一创作实施办法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执行的承诺,同时还获得了许多技术上的可行性建议。这正是我们山东人的豪爽和信实的反映。石料厂厂长张建明是一个深爱雕塑的人,他向我们提供了各种石料样本和不同效果的加工技术,使我对原有设计中的各种疑惑都很快化解了。根据这些可以预见结果的技术保证,我的设计意图最终也明确下来,放心地把现场监制的任务委托给白晓刚,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在最后的效果图上标明了制作这两件作品的要点: (1)这是以镶嵌手法去实现浮雕效果的制作,形体处理应考虑有凹凸错落的起伏关系。但这种起伏是一种浅浮雕概念的,错落差在2~4厘米之间即可。错落差太大,墙体承载不住,且远距离效果不佳。 (2)石料的色相、色度可以在相近的前提下,利用其差别;局部可见其对比,整体亦应浑然与基座一体。 (3)以镶嵌理念为主要思路,运用相近而又有变化的石料,用不同肌理的物理效果,如剁斧面、火烧面、抛光面、锯纹面、不规则凿击面、原石块自然面、鹅卵石、条石横段面、竖切面、大块平石板以及小块碎石渣等,获取最佳镶嵌效果。如同运用不同音符或者不同词语去谱写乐曲或组织文章一样,音符、词语运用得当,便可收整体和谐、文采飞扬之效。这是使此两件作品制作成功的根本因素和手段。 (4)镶嵌的形态。全篇的韵势要借重线条的作用。线条即镶嵌石块之间的缝隙,其宽窄粗细、长短、连断、疏密、韵势是构成肌理效果的神脉,一无全无,一散具散,必须贯通全篇,构成韵势,切忌软散。 (5)大片石定要打孔牵挂,要用高质量水泥粘贴,确保牢固安全。     这些思路看起来一点也不深奥,所有要求看起来也简单至极,但我和白晓刚心里都很清楚,实际上在这150平方米的两件作品中,哪怕有一块石料不对味,有一部分肌理不合适,有一根线条不恰当,都会留下永久的遗憾。让白晓刚指导10多个工人,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当时正值酷暑时节,工地上无遮无挡,白晓刚每天与工人们一道出工、收工,风雨无歇,一个月下来,晒成了一个黑小伙子,要是他父母知道,许是又爱又痛。 4面向海洋的畅想题旨的解释     在威海公园的大环境中,《海韵》和《翱翔》是两件并不重要的作品,它镶嵌在文化广场主雕塑的基座上,远看影影糊糊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大体实现了我和建筑设计师之间达成的共识,也得到了威海市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和赞许。回头审视一下这两件作品的创作过程,还是像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这两件作品可能由于在创作过程中有些胎养不足而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因而寻找自我解脱的借口,而是想说,我遇到向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挑战时,为什么没有推辞呢?答案应在我那种“我是一个山东人,是山东的一个胶东人”的感觉中。当你自觉有这样一种与故土相关的“根性”时,那么你在这个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中,在给城市注入自豪感的威海人中间,也自然会被激发出一种要不断超越自己的急切之情。     威海港东面是刘公岛,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晚清帝国北洋水师的驻地。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以全军覆没、数千将士以身殉国的悲壮惨剧让威海人目睹了山河破碎的悲哀!那段历史留给威海人的是一种“望洋兴叹”的沉重回忆。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胶东人”是一代征服海洋的人,海洋给人以开拓与创造的精神和无限的想象力。这种感受可以作为《海韵》、《翱翔》的题旨那是一群奋力飞扬在海洋上的巨鸥,又是扶摇天地之间、翱翔万里的大鹏,那是我对威海人精神和形象的赞美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