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波

现任: 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
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
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返回

你们看,那是我的山

作者|孙景波发布于:2009年08月10日

提到意大利绘画,人们就想起文艺复兴那个巨匠林立的时代。而想走出这些巨匠在画坛上的的巨大投影,想在这举世为之翘首的群峰之外,去造成一座属于自己的山,这在十六世纪后的意大利,不知难倒了多少画家!     在意大利,十八世纪有一个提埃波罗,十九世纪有一个赛冈提尼。堪称为大师的,仅此两人。     1858年,赛冈提尼出生在意大利与奥地利相邻的阿尔科小镇。他家境贫寒,五岁丧母,父亲弃走他乡,使他成了一个举目无亲的孤儿,少年时代尝尽了漂泊游离之苦。他曾被当时的感化院收养,后又流浪到威尔卡斯镇,在那儿的乡村里经历了很长一段牧童生活。 意大利乡野以它明媚的自然景色陶冶了这个孤儿对大地、对阳光、对穷苦农民一往情深的心灵;蕴育了他一颗田园诗人般敏感的画家情怀;他少年多难的遭遇和贫困艰辛的生活,则养成了他日后在事业的道路上孤意探索,独立不群的性格。     十八岁时他回到米兰,考入布列拉美术学院夜班,半工半读。两年后因生活所迫而辍学,从而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 赛冈提尼成为一个成熟画家的年代,正是西欧画坛在绘画观念上发生剧烈变革的年代。他默默地却不无敏感地面对着这新时代的艺术思潮,不断从异国同代画家当中汲取新的造型和色彩观念。他把自己温厚而又耽于幻想的心灵蕴育在意大利深厚的传统绘画土壤之中,从而形成他那别具一格的绘画面貌。他常常把画架搬到室外,面对大自然进行创作。阿尔卑斯山那特有的明亮、清澄的光,高原上寒冷而幽寂的自然景色,不断地引诱着他把自己的画室迁往一个比一个更高的山区。在那映射着朝辉夕照的雪山顶和幽蓝明净的天空中,他找到了意大利传统绘画中不曾有过的清新而明丽的色彩语言。他没有去重复达?芬奇以后绘画中那种被雾气包围的由实渐虚的处理空间手法,他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大自然,大胆地使用鲜艳的颜料,利用补色对比关系,让耀眼的光芒充溢着整个画面。他运用冷暖色调之间微妙的变化,推移出了景象深远而清晰的空间变化。     他喜爱表现光,表现那金色的落日余辉,朝阳四射的光芒,清冷幽秘的月夜,温暖而柔和的灯亮,他借光披露自己的心灵感受,运用光影在画面中谱成层次丰富的音乐般的节奏。     从他的名作《两个母亲》中,人们会感到,那照亮画面的微弱而温和的光,仿佛是出自画家一片怜爱的心灵;那静静地巡视着这简陋牛舍中景象的,正是画家忧郁而深情的眼光。他借助摇曳的灯光推出明暗渐次变化的空间,让人们自然地先注意到在灯旁为孩子和哺乳的农妇,顺着她那沉沉欲睡的困倦身影,让视线移向牛栏中形影相依的母牛和小牛。赛冈提尼借这两组“母与子”的形象,相互映衬,寓于哲理,耐人寻味地表现了这贫困农家所富有的质朴而神圣的母爱之情。从表现手法而言,这是运用光影的杰作。较之当时单纯地迷醉于光色写生的印象派画家来说,毫无疑问,赛冈提尼绘画中的色彩闪烁着更为感人的思想光芒。     赛冈提尼是一位在气质和情趣上都和米勒相近的农民画家,但在他朴素自然的画面中,自有着结构工致,富有装饰感的独特风貌。他的画局部看去色彩绚烂丰富,整体看去,结构肃穆大方。     他创作的后期,用装饰手法画了一些带有神密主义和象征色彩的宗教神话题材,表现了他对人生一种梦幻般恍惚的个人感受。 1896年,赛冈提尼开始了他的大型三联画“生、自然、死”的创作,他渴望借助这样一组纪念碑似的作品表现出阿尔卑斯山那种永恒而又神秘的自然力量,探索他对人生之谜的看法,并借此对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一次总结。他给友人的信中说道:“我已经四十岁了……此刻我深深感到必须在人生途上为自己的前半辈子打上休止符,然后才能跨出后半辈子强有力的第一步……”他为此付出了惊人的劳动。1899年9月,他把自己的巨制“自然”(235×400厘米)搬到了阿尔卑斯山上海拔2、750米的夏夫堡小屋。正当他画幅完成大半的时候,却不幸阑尾炎,腹痛如绞,但他仍然坚持工作不肯停笔,待医生请来时,他已奄奄一息。9月台票8日傍晚,夏夫堡大雪骤停,夕阳照亮了四周的雪峰。赛冈提尼从昏迷中突然感到了窗外这金色的光芒。    “你们看!”他挣扎着兴奋地说,“那-是-我-的-山!”     说完便溘然长逝,时年四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