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

现任: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返回

轻松维度与理想精神

作者|邢俊勤发布于:2009年06月22日

认识孙浩是在一九八五年。当时他在军艺美术系上学,我在美术系进修。后来又在军事历史画创作班有更多的时间看他画画。再后来,我在军艺美术系上学,他作为老师与我们一起作画,建立了师生之谊。角色转换了,但他的为人为艺一样没有变化,平和、随意、真诚、认真。     作为视觉艺术主体的绘画,作品与作者之间无疑是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理性的人画理性的画,感性的人画感性的画都是艺术家与作品同构关系的自觉存在。诚如常说的“画如其人”。当然也不乏五大三粗之人画一手细活;文静雅气者甩甩大笔。其实,作品是画家内心视象的外在迹化。 表面的反差并不能淹没内在的真实。因而读孙浩的画,并不会有较大的反差,因为原本就是画如其人的最佳诠解。然而他又不是那种一看便知是理性或感性的画家。从他的艺术中既能感受到艺术的理性驾驭;又能品味到对生活体验的感性关怀。显然,他是在理性和感性的交错中铸就自己的艺术的。     我们从他创作于七十年代的毛主席和飞行员在一起,题为《难忘的教诲》一作可以感受到在那个时期就能主观控制画面,清新而明快的蓝灰色调,加上亲切的氛围,自然的组合构图,很平易地有别于高大全的模式。优秀的画家总是在选择和舍弃的一路创作中获取自我高度的。曾先后就学于鲁迅美术学院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孙浩,能够从不同的教学体系中下载自己对应的部分,从而成功地树立起也如其人一样俊逸而洒脱的画风。     从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躁动。西方传统的艺术信息直接传入;现代艺术观念和作品的冲击,是多年来在一种样式中画画的中国艺术家受到了不小的震动。八五美术新潮和现代美术的影响,迅速在美术界演进。作为主题创作大本营的军队画家们也受到较大影响。敏感的孙浩在自我创作的状态中及时的调整观念,在形式的意味中注入了现代构成语言,形成了精神层面的现代性,此间创作的《超低空飞行》、《绿风》、《褐土》等作品,画面中出现了符号性、象征性、空间构成、超现实理念的融合。突出显现了视觉图式的理性定格与优美形式的感性追求。     孙浩的画带有典型的军旅画家的特点。神速、生动,善画大画。画面的把握能力和造型能力很强。尤其对大型军事画和历史画有突出的控制能力。这些年来,或参与或独立创作,为“辽沈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创作了一系列的大型历史画,在社会上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奠定了作为一个军事画家的重要位置。    他是很多成熟的画家中从不自我结壳的。追求风格,却不风格化。表述理想,却不理想化。对油画专业技巧、材料、特性的探索与对艺术风格、样式、观念的关注与研究始终深化在教学和创作中。八七年,鲁迅美术学院请法国古典油画技法教授伊维尔举办油画技法的研究班。孙浩积极深造,并带回了一整套古典写实技法教学体系,使当时正在上学的我们受益匪浅。这个时期他创作的《序曲》就是吸收消化伊维尔古典技巧的代表作。无论从群像的组合到肃穆的传神,还是人物的深入刻划。在当时的七届全国美展中都是重要作品,并获得了本次大展的铜奖。应该说:《序曲》是疏离主题,情节性绘画而进入观念语言的临界。既达到了写实绘画新的高度,也表达出如无标题变奏的序曲。在无情节的情节中获得了象征性。在具象的有限画框中获得了抽象的无限空间。     其实,艺术的博大空间和自由境界是人人向往的,然而能将艺术创作推向空间理念的自在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在获得了造型、刻划的理性驾驭之后,孙浩开始了色彩系统的自觉探索。形与色,从来都是视觉艺术中不可分割的整体。色彩同时也是画家理性造型控制下而向往的又一个感性高度。印象派之后,包括前苏联的所谓苏派绘画,都在形色共铸形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五十年代后的一大批老画家,都受到过苏派训练,有些就是从苏联留学归来。对中国的油画起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感受过这种影响的孙浩,在新的色彩研究中,笔笔见形、笔笔见色的早期养成是很重要的基础。从而能在造型控制下自然地加进色彩的表现力。我们从他九十年代初创作的《在长岛》、《故园》等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的构成显然占据了绘画因素的主导地位。具有强烈的视觉厚度。     在当代艺术的发展演进中,许多具有清醒意识的画家,都相应地试图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寻找自身的构成点。从孙浩九十年代后期的画风中,明显带有东方写意的轻松手法,但又不失严谨控制下的造型规界。他将精神的理想境界装载到轻松的维度空间中,以显示艺术与时代的恰合。     一部美术史的发展,其实是一部看的历史的进程。视觉样式的演变是画家对社会、人文以及美术本身美感的思考和直觉表述。不同层面的人对视觉艺术的要求不同。有的人从画中看故事;有的人从画中看思想;有的人从画中看色彩;有的人从画中看美感。但作为画家,那一笔一划的美感体验和对人本思维的理想境界的双重建构才是必不可少的课题。纵观孙浩的艺术,对绘画性的迷恋与现代构成语言的双向选择,或许是摆在他前面永远的命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感性与理性的双重体验中;在创作与教学的双重实践中;在造型与色彩的双重追求中;将建构起维度中的轻松与理想中的精神,这种未知的高度,将是画家本人与我们共同的期待。                                                                                          俊勤                                                                于香山北营                                                               2001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