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成

现任: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返回

写实油画的观念性研究

作者|王柯、刘尊海发布于:2009年06月26日

时间:2007年9月 采访者:王柯、刘宇、鲍育伟 整理:王柯、刘尊海 (问):胡老师好!就研究生的课题向您提几个问题,首先,请谈谈设置“写实油画的观念性研究”这一课题的想法和过程。 (胡):几年前,当画室老师共同讨论研究生课题设置时,靳尚谊先生也参加了最后的讨论。我当时提出的课题是写实油画与油画的观念性研究,靳先生建议改为如今的“写实油画的观念性研究”。每位老师既考虑了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追求,也考虑到画室教学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从油画传统、油画语言、油画色彩及油画的观念性这几个方面设立了研究课题。虽然在文字上没有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但所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对中国油画今后进一步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都有明确而积极的态度。 写实油画被着意地强调出来,的确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西方人不怎么在意写实与否,也没有写实就传统、不写实就现代的说法。对于“绘画已经死了”的西方而言,在艺术上的何种选择纯属画家个人的事儿。 对这一课题思考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传统写实油画包含了西方油画艺术数百年的辉煌历程和精髓,在不断的发展中产生了诸多不朽的杰作和伟大的画家,积累了丰富的油画语言,形成了许多传世的规律和原则;随着不同时代对油画艺术发展的促进和需求,写实油画在技巧和创新上对艺术家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绘画教育,特别是油画教育上大规模、持续性的严格训练,为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油画语言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 在国外考察绘画教育的时候,我脑子里不自觉地会把我们美院的学生和外国美院的学生作比较,我觉得西方人放弃传统绘画教育有其复杂的文化原因,但就掌握绘画技巧和绘画的传统知识而言,可谓不比不知道,我们的学生真强,但问题也随之提出来了。由于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原由,我们在对待绘画观念特别是当代绘画艺术的观念上,与西方人有着巨大的差 别,年轻的中国油画,面对日益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的现实,油画“现代化”和油画“中国化”是油画在中国继续健康发展的必然。 其次,就中国油画的发展和中国人学习外来文化的认真态度而言,学习传统,意味着从源头学起,脚踏实地,更高层面的认知西方油画发展的历史,更加本质的了解油画的品质和艺术境界,这是中国油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国写实油画也正面临着多重压力。首先,西方油画经历了四五百年的锤炼,成就了丰富而辉煌的油画历史,我们要真正地理解和把握它尚需时日。其次,我们又必须将其逐步融汇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审美意念之中,在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并进,并最终形成鲜明的中国油画特征,以及艺术家各自的艺术特色。同时,又要具备其鲜明的时代特性.仔细想来,要实现这些理想没有明晰的艺术观、没有对未来的远见卓识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是不行的. 顺便补充一点我的看法,尽管写实油画面临重重压力,但写实油画也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比如形象表述的直接和视觉上的真实性,这对于将近百年历史的中国油画而言,更有利于在世界绘画平台上建树形象,一张生动的中国面庞已无需再说明它的中国性.何况在艺术趣味、色彩、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可充分展示其特有的中国文化特质.相反,抽象也好,表现也好凡此种种,西方人已经使其西方化、国际化了。一张纯抽象的色块,没有文字相辅,它已没有实际的文化特性。中国今天的前卫艺术,既便是卡通艺术也不能脱离具体的中国形象,否则,她会立刻淹没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浪潮中。我以前曾经说过,中国人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将油画正逐步的转变成适于表达中国现实的艺术手段,放眼回顾,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个外国人能将一张中国人的脸描绘的如中国油画家这样生动和真切,这值得我们骄傲。因此,我觉得坚持写实为前提的观念性研究,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不然,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尾随在别人的后边。 我提出这一课题,不是要学生搞观念绘画,这在西方也不是新东西。观念在这里我觉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画家在作品中表述出对人生和历史的态度;另一方面是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希望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触及的是有关人与艺术关系的研究、艺术与当代生活关系的研究。进一步讲,所谓的观念,应该是我们中国人对待艺术的观念,并逐步寻求表述它的当代方式。 (问):请您谈一下这一研究方向与一画室的关系,包括这一课题对画室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胡):靳尚谊先生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将画室研究的领域界定在西方文艺复兴到后期印象派,这本身已鲜明的标明了画室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这个界定并不意味他想把艺术视野局限在这里,而是基于对中国油画进一步发展的实际而提出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界定,那一画室的存在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值得思考的是,西方人用了近五百年的时间成就了辉煌的绘画历史,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仅用了四、五十年的时间便将其终结了。这里边有文化上的种种原因,更有感情上的种种无奈。 自西方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人将人文精神即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但度和分寸的把握绝非易事,对个人价值的极端重视的另一面也许就是极端的自私或个人主义,这对不断发展、高度运转、需要高度协作的社会而言,又是个自相矛盾的现实。因而在艺术上极端的个性追求和标新立异,无度的挑战传统及其价值体系,“绘画死了”是它必然的结局。 一画室尊重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传统,但尊重传统不意味着固守传统,传统是坐标,有如一只大船航行在无际的海洋中,没有坐标就没有方向;然而,坐标不是你的目的地,但是要想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离不开它,否则,这次航行可能就是你最后的旅程。 (问):我们这个课题与现代社会和当代生活有什么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您是怎样来实现课题目的的?在过程中有何体会? (胡):观念这个概念不是绘画的专属,写实绘画和观念性研究的组合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油画的起步与西方油画的发展在时间上没有对应性和可比性,但在面对当代生活和当代艺术的现实时却需要也必须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观念的转变首先是人的转变。要增强写实绘画的生命力,前提是你在观念上必须有这种自觉和要求,必须真切的感悟到艺术生命的所在。尊重传统,锐志创新,我所说的观念更接近这个意思。 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这是很深的学问,应该由有兴趣的人去仔细区分。国画、版画、油画……这只是个材料上的区分,不必由于偏爱,彰显某项优点或缺陷评高论低,妨碍了我们去认识艺术发展的本质一一无论何种艺术没有创造就没有未来.写实与现代不是个需要做学问的问题,但在如何对待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问题上,艺术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倒的确很重要。 几年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师生正逐步积累经验。艺术观念的培养是一个过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中国油画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不断地借鉴西方优秀的绘画传统,这是个很健康的成长期一一尽管遇到了许多干扰和困难。随着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中国文化和油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家在文化自觉和自信上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这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我前面说过,观念不是艺术的专属。艺术观念是人的观念在艺术中的体现。我们几十年的绘画基础教育的确为我们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愈来愈明显的显露出诸多的问题,例如,忽略绘画艺术自身的价值。一味偏重于所谓科学性的研究。逐渐形成所谓的“基本功”。尽乎成为“大跃进”式的训练模式,各美院间曾经各自建立起的具有学院自身艺术教育目标和特点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浪潮下已近崩溃,就象在书店中看到数百本素描教学书如出一辙让人崩溃一样,这是一出喜剧,但也注定是一出悲剧!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令人不安。它实用,但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和原则,造成了学生对绘画艺术认识上的单一和片面,削弱甚至摧毁了学生个人的天赋和才能,研究生课堂成为继续培养基本功的第二课堂的现象很普遍。如何转变学生的艺术观念,不会是一招一式或某种模式可以做到的。我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和要求的都是围绕创作展开的讨论。我觉得只有涉及到每个学生个人的艺术实践才能真正触及到具体问题。观念这个词不重要,人对艺术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是这一课题的核心。目前,我们的教学条件还受到很多限制,从课题设置到教学环境还缺乏教学目的的直接性。 在绘画艺术上,风格或面貌与传统相似便是传统,这是一种误会。就象不会画画就是现代一样。教室外,中国人正创造着人类历史上新的奇迹,许多有关艺术关念上的建立和转变也定会因此而更加蓬勃和迅速发展。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在这样的历程中逐步建立起健康、自信和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观念。 四. (问):您说的这一观念是与情感和当代生活相对应的吗? (胡):应该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确切的讲是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思考关于艺术观念的问题。由于油画是个外来画种,我们习惯于将所有有关油画的问题与西方相对应来考量。我们还不能完全的把油画艺术和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真正地对应起来。但相信,观念也好,现代性也好,某种精神性也好,如果我们一味地追随西方艺术发展地轨迹。那么,中国油画必将走上歧途。别忘了,在西方,绘画已经死了。 从油画本身讲,它的语言和技巧特性源于西的方传统文化,  自然环境和人种特征。无论光色,还是形体特征,可谓浑然天成.用油画语言来画黄皮肤、黑头发、色彩比较中性的中国人的过程对中国艺术家是一种挑战。会引发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未来会有更多的期望。从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讲,中国油画会给油画的发展提供新的拓展空间,只是我觉得我们把油画看的太重,以至于不能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这与“爱屋及乌”的崇洋思想有关。但艺术创作不是很认真,甚至紧张就可以做好的,应是在一种非常自由、非常动情、灵感飞扬的时候才能画出好作品。因此,可以说观念性的研究,对画家而言,首先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更加深厚的文化素养。应该用务实、真诚、自信和热爱艺术的态度去思考问题。这是观念性研究的基本前提。我们的绘画艺术缺少的是真实和真诚,我说的真实不是指表象上的真实,而是能和我的情感和艺术梦想相对应,而不是和生存需求相对应的那份情怀一一那曾是我们在艺术上不断成长的精神力量。我们千万别忘了,油画就是绘画的一种,你选择它,那是你的一种偏爱。而绘画的品质,那是画家品质的映照。 五. (问):您对自己的研究生有怎样的要求?您带研究生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胡):我由衷的希望他们身心健康,热爱人生和艺术,时刻关注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和发展着的新时代。其实,我能给予他们的和他们给予我的一样多,在他们身上我得到的甚至更多,和他们在一起时我感到温馨和快乐. (问):您认为课堂写生和创作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 (胡):这是个老问题,对基础训练或所谓基本功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和学的态度。对画家而言,基本功是个没有底线的概念。它因人而异,因不断变化的艺术追求而异,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没有清晰的艺术头脑和追求,对所谓基本功偏狭的理解甚至会成为阻碍艺术家发展的陷阱.我觉得,对于研究生而言,每个人对基础训练的内容需求不一样,学习应有侧重,教学也要有侧重。但无论怎样,学发音,学语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说话。既不能本末倒置,也别邯郸学步。 七. (问):您在研究方向中对写实绘画语言有没有一个规范?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之间有没有偏重于某个时期?还是都可以? (胡)我觉得都可以,我们从传统中学习的是绘画艺术的规律和有价值的艺术原则,并不是模仿某种语言形式.每种绘画语言都有其独有的艺术品格与价值.把油画写实与否的概念作绝对的区别,无论对我们理解历史还是放眼未来,无关宏旨。就像我们细分素描和速写一样。这也许和我们做学问的方式和偏爱有关。鸡和蛋的关系,很有意义,但千万别忘了艺术生命是短暂的,学习的目的是为实践和创造.无论东西方,无论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果你需要,我们的先人从来都是非常慷慨的。<'hr'/> 八. (问):请谈一下写实油画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胡):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其极复杂的文化历史原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商品社会发展的必然。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它是人类在文化艺术舞台上,面对传统的压力不断争取个人话语权的必然。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经验和启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问题与写实不写实毫无关系,与我们的艺术理想和目标紧密相连。 一画室是个注重油画传统研究的画室,尊重优秀的艺术传统是我们的起点,不断创新是保持画室生命力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但创新一定是基于中国文化的视野和理念,而不是西方的中国版或盗版。绘画艺术如同一条大河,我们珍视她,就应爱和善待她,她将奔流不息;滥掘滥用,干涸必是她的归宿。传统如源,当代艺术是流,渊源才能流长。还是那句话,人类不放弃语言,就不会放弃绘画。 令人费解的是,在我们的艺术现实中,一些人无论讲话还是行文,没有西方人的观点和言词几乎不能表述自己对中国艺术的观点和看法,好像有了西方人的意见自己的言论便有了权威性。将中国五千年文化对人类的贡献视为无物,不禁令人想起十多年前文学界描述的一个形象。 当面对外国人时,将脑后的辫子解下用手舞弄着问:“你有辫子吗?你有五千年的文明吗?”当面对同胞时,又会用手捻着身上的西服问:“你有这样上乘的西服和料子吗?”今天中国的情形与十几年前有了许多根本的变化,但残留的崇洋媚外情结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却仍然顽强。如果这种文化殖民的恶果不断蔓延,不但不会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健康发展,反会令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唯西方艺术马首是瞻。在艺术上如果机智替代了灵感,计谋战胜了才能,那么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便走上了不归路。面对世界文化迅猛发展的现实,中国油画要继续发展,如何应对挑战、问题和机遇,不单是写实油画面临的抉择,而是中国油画必须作出的抉择,但是,要实现我们的艺术梦想那必定应该是中国艺术家自己的抉择。